毕业生离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为切实提升我校毕业生思政教育实效,经研究,决定在全校毕业生中开展2024届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以爱校荣校教育为切入点,以成人成才教育为目标,以文明离校教育为保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需求、贴近学生”的工作原则,大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文明有序、温馨和谐的毕业氛围,引导毕业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活动时间
2024年5月至毕业生离校。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一)开展以“领悟新思想 践行报国志”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寄语,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毕业生坚定理想信念,矢志奋斗强国。
1.上好最后一堂“大思政课”。利用主题班团会、报告会等形式引导毕业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重要回信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做好毕业生党员教育。通过开展主题党课、党日活动等形式,激发毕业生学生党员爱党、爱国、爱校之情和树立报国成才之志,强化毕业生党员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引导毕业生党员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在就业创业、文明离校、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3.开好毕业生座谈会。召开各层面毕业生座谈会,校院领导深入学生,了解毕业生成长经历,充分听取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建设发展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引导毕业生积极关注母校发展,鼓励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主动投身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扎根人民、深入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增强毕业生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热烈情怀。
(二)开展以“爱校于心 荣校于行”为主题的爱校荣校教育
坚持构建“知校·爱校·荣校·兴校”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强化对学校的感知感谢、感恩感念,教育引导毕业生认识到“爱校”既是“爱家”的延伸,更是“爱国”的延展,让“爱校”成为行为习惯,让“荣校”成为文化自觉,让“兴校”成为使命担当。
1.组织毕业纪念系列活动。举办毕业生为母校爱心捐书、“跳蚤市场”等活动,倡导“绿色毕业”,爱心延续。组织开展“毕业送祝福”微视频录制,传递对母校的祝福、对毕业生的祝愿。开展优秀学长毕业寄语征集活动,纸短情长的话语表达不忘同窗缘、常忆师生情、难言离别意。开展向毕业生赠送毕业纪念品、文化衫、“定格”毕业生合影留念等活动,强化仪式感召和感恩教育,营造浓厚毕业氛围。
2.组织优秀毕业生宣教活动。组织优秀毕业生分享成长故事,大力宣传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考研考公榜样等主要事迹,讲好毕业生砥砺成才、追梦筑梦、奋斗圆梦的精彩故事,传承发扬良好校风学风。开展“时代新人说”优秀毕业生系列主题分享会,组织开展“传经送宝”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示范和标杆引领作用,传承济院精神。
3.组织毕业生劳动实践活动。结合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方案,组织开展“我的校园 我来守护”毕业季校园清扫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将对母校的感恩与不舍融入到劳动实践中。组织开展“美好如初 岁月无痕”毕业生宿舍清扫行动,树立“先扫一屋再扫天下”的意识,鼓励学生将爱校情怀落到实处。
(三)开展以“逐梦启航 砥砺前行”为主题的成人成才教育
将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教育引导毕业生廉洁修身、诚信做人。坚持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教育引导毕业生客观认识自己、理性看待职业、迅速融入社会,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加强学风建设与诚信教育。持续推进毕业年级学风建设和学业帮扶,引导毕业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加强进度跟踪与质量把关,有序开展毕业答辩,按照要求完成各类学籍档案归档。教育引导在毕业论文设计、国家助学贷款还贷、就业签约中坚守诚信,广泛开展诚信宣誓、诚信承诺活动,增强信用约束力。
2.加强个体关注与心理辅导。开展毕业生“导航‘心’征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了解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与需求,重点关注毕业困难、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加强关心关爱、困难帮扶与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3.加强职前教育与就业帮扶。着力加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邀请优秀校友、人力资源专家开展“就业训练营”“校友职场经验分享”等职前培训活动。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主题教育活动,积极鼓励毕业生参加大学生村官、应征入伍、“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有条件、有意向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持续优化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落实毕业生就业帮扶,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工作台账,做到“一生一册”动态管理,确保帮扶到位,促进毕业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四)开展以“平安平稳 有情有味”为主题的文明离校教育
及时了解毕业生学习、生活及思想状况,加强帮扶干预,加强毕业生离校期间的安全和文明礼仪教育,维护校园良好秩序。开展多种形式主题深入、用足感情、让学生们终生难忘的毕业送别活动。
1.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结合学校安排和学院实际,优化离校程序,强化校园管理,加强行为规范及安全提醒,确保毕业生文明安全离校。加强毕业生安全教育,引导毕业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组织毕业生学习校纪校规和国家法律,遵守学校各项管理规定,做好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教育,认真排查安全隐患,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发起网络文明倡导,推进毕业生网络素养教育,引导毕业生自觉遵守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关心关注毕业生群体的诉求和期盼,及时回应学生各种诉求。
2.开展温暖离校系列活动。开展“教师进学生宿舍”走访活动,学校学院主要领导干部、辅导员、班主任要带头走进宿舍、走进课堂,与毕业生开展面对面、心与心的对话,为毕业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同时听取他们对母校的意见和建议。开展一批服务毕业生离校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爱心搬运队”,动员志愿者为毕业生搬运行李、回收旧物,为无法到校的学生代办离校手续,做好行李整理和邮寄,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情关怀和美好祝愿。
3.开展送别送行系列活动。举办毕业生文艺晚会、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联谊活动,以文化人、以体育人,营造浓厚的惜别氛围,加强广大毕业生之间、毕业生与老师之间、毕业生和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开展“青春不散场”毕业典礼,学校举办202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通过毕业典礼进一步激发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各学院结合毕业生实际,举办院级毕业典礼、年级大会,发挥典礼的育人功能,凝聚毕业生为母校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青春力量。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要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及时、高效、稳妥地做好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教育毕业生要按时参加各种集体活动,遵守各项纪律,确保毕业生各项活动策划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和落实到位。
(二)深入一线,强化服务。各单位要将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准确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就业动态、学习生活、离校时间等方面情况,主动深入学生中间与毕业生进行交流,摸排毕业生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要加大对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帮扶力度,解决实际问题,教育引导毕业生安全、文明、有序离校。
(三)突出特色,重视宣传。各学院要善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学生便于参与的平台,突出“一院一品”特色,增强毕业生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注重挖掘富有创意的活动典型,广泛宣传,营造全校师生共同关心毕业生的良好氛围。请于活动结束三天内将活动总结、新闻报道、照片等相关材料电子版发送至邮箱jnxyjyglk@126.com,学校将适时统一开展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