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卷走发梢的温度
偶尔的情绪像突如其来的雨
情绪没有对错
给它一个健康的出口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
愿做你心里那盏不灭的灯
很多人误以为“心理健康=永远开心”,其实不然。真正的心理健康是:允许自己偶尔低落,不责怪“我为什么不够坚强”;能在情绪浪潮中,依然稳住呼吸,找到自己的节奏;知道何时独自消化,何时伸出手说“我需要帮助。”正如天气有晴有雨,心灵也有它的四季——你不必永远灿烂,你本来的样子就值得被爱。
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在这个时刻,我们准备了一份“心灵维护”指南,请你查收。
一、为你的情绪做个记录表
当情绪来袭,别急着被卷走。在心里为它拍张“快照”,用几个问题轻轻问自己,悄然成为情绪的观察者。感受你的身体,是胸口发紧,手心出汗?把注意力温柔地带到感官上。向自己提问,这是什么情绪?是藏于心底的“愤怒”,还是埋在心中的“委屈”?这是因为什么事件而产生的?是因为一句刺痛心中的话语,还是一个他人的眼神?当你发现将它们记录下来时,这份察觉会为你的情绪带来呼吸的空间。
二、与你的情绪交个“友”
我们可以启动生理“舒缓开关”,双手摩擦生热,轻敷双眼或脸颊,触觉温暖能瞬间安抚神经。或尝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拉长呼气直接激活放松反应。
切换“内在频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用“五分钟暂停法”,告诉自己“暂停五分钟,世界不会塌”。与自我对话时,将“我受不了了”换成“此刻很难,但我能一步一步来”。语言会在无形中支撑你的精神。
三、让你的情绪“跑个操”
情绪是能量,我们可以用具体的行动寻找一个出口,比如在手机备忘录里疯狂打字,然后删除。过程即是释放。也可以通过运动释放,用快走、跳绳各种运动,让身体的动带走情绪的堵。也可以发挥你的创造力,随意涂画、整理书桌,将无序感受转化为有序创造。
四、和你的外界分享你的情绪
当独自调整情绪困难时,不如试着去分享吧!主动发起或参与轻松的社交活动。像和室友约一顿饭,参加社团的体验课,或者只是和同学并肩在图书馆学习。人与人之间真诚的联结,本身就是最贴近生活的“外部移动电源”,更是解决情绪问题的良药。
最后,想轻轻告诉你,
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理性区分,科学应对。
健康不仅是躯体无恙,更是心理的晴朗。
运动是情绪的良药,微笑是心灵的阳光。
家是心灵的避风港,倾听与理解是最好的陪伴。
主动求助是积极治愈的开始。
心灵的健康,
是我们送给自己最温柔的礼物,
也是我们能给彼此最美好的祝福。